三疯子”,原名韩绍荣,又名韩耀东(1908—1940),迁西县庙岭头乡郭庄户村人。一次,二哥韩绍芳在大将峪砸了土豪许的皮影戏,调解人谎称韩是个“疯子”,才平息了事端。从此,韩家五兄弟得此“疯子”绰号,韩绍荣行三,人称“三疯子”。 韩绍荣青年时期,迁安西部兵荒马乱,票匪成帮。为看庄护院,韩家备了枪械,韩绍荣爱不释手,练就了一手好枪法。人传“三疯子”双手使枪,能“黑夜百步点香头”,“飞马点飞雀”,“百发百中,指哪打哪”,一时闹得远近皆知,连地方警团也不敢惹他。兴城警长几次请他,许诺让出自己的位子,而韩绍荣却推辞不受。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,中共迁安县委在长河流域组建了抗日自卫团,进行抗日救亡活动,配合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喜峰口一线对日作战。受此影响,韩绍荣也联络了本地30多名无业游民,成立了“铁血团”。这是迁安县委关注、争取的地方武装之一。 1937年,在金厂峪金矿当矿警的“二疯子”韩绍芳接受县委负责人韩东征、郑玉声(李子光)的教育和争取, 初有抗日行为,即被汉奸告发到伪满热河省政府,不久被日伪捕杀。此事对韩绍荣刺激颇深。韩绍荣立誓为二哥报仇雪恨。 1938年7月,中共冀热边特委在机关驻地迁安西部与丰润交界地区首先发起暴动,燃起了抗日熊熊烈火,也引燃了韩绍荣复仇的火焰。他听说挺进冀东的八路军第四纵队已到迁遵边界,便只身去投,参军抗日。部队首长接见了他,还讲了冀东的抗战形势和任务,指示他回乡联络旧友,聚众起义。当即,韩绍荣拿着四纵开据的委任书返回长河流域,找到迁安县委所属的长河区委书记韩佳尧共商起义大计。按照区委的意见,韩绍荣串联原“铁血团”旧部和一些穷苦青壮年,编入区委发动的数十名党员为骨干的起义军,于7月中旬在郭庄户一带组建了100多人的“迁卢抚青支队”,韩绍荣任支队长。在短短的五天之内,该部在长河沿动员枪械100余支。一天,韩绍荣带领这支起义军趁夜奇袭了金厂峪日伪据点,缴获了大批枪支和给养,吓得外出讨伐的日伪军未敢回兵金厂峪,据点一度陷于瘫痪。此后,该队开至迁遵交界的三十二岭、高拔岭一带,被八路军第四纵队编成第三十三大队的一个营,韩绍荣任营长。 在韩绍荣的带动下,五弟韩少敏也参加了抗日联军(后任迁青平联合县基干队队长,建国后任广东湛江军分区司令员)。日伪几次搜捕韩氏兄弟未能得逞,纵火烧了韩家五间草房。韩绍荣闻知,愤恨不已,更抱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。 1938年秋,韩绍荣带队随主力西撤,经艰难跋涉,于冬季抵达平西宛平县第八区。1939年转战涞水县境。8月,该营在娄村包家坟(村名)一带被敌包围。韩绍荣沉着指挥,打退强敌多次冲锋后,趁夜幕掩护余部突围。不料刚到一地宿营,又被包围,韩绍荣和文书落于敌手。日伪对韩营长严刑拷打,软硬兼施,还把战刀放在他脖子上,要他投降。韩绍荣骂敌不止,宁死不屈,最后从容地走向了绞架,永远告别了远在家乡的妻儿老小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