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者胡晓梅 王渊 陈海明
通讯员杨志民)在美丽乡村建设中,涞水县既要“面子”更要“里子”。他们一方面大力改善脏乱差的农村面貌,强化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,让一个个乡村美丽蝶变;同时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培育提升农民致富产业的重要抓手,创造性地走出一条贫困山区发展“美丽乡村+”产业新模式。
美丽乡村+农宅旅游,引入市场机制,让乡村美景成为生产力。该县依托野三坡旅游资源,将闲置农宅统一包装,引入市场机制统一开发,在最大程度保留村庄原汁原味的同时,也妆点上有历史记忆、地域特色的魅力元素,形成一幅乡村风情的美丽画卷。南峪村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与涿州鹏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,将闲置宅基地统一打造为明清古民居建筑风格,注册“太行部落”品牌,推进农宅旅游,全村60%的农户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。黄峪铺村成立鱼儿谷农宅旅游专业合作社,对闲置宅基地进行流转,由合作社统一管理运营,打造人民公社风格的农家院,同时依托村边的古潭、河谷发展鱼儿庄野营基地。村民们高兴地说:“‘美丽乡村’建设让我们亲眼看到了幸福。”目前这一模式正在三坡镇、九龙镇的十几个村庄推广。
美丽乡村+特色文化,打造生态与文化有机结合的魅力品牌。九龙镇北峪塔村拥有独特的“古石磨”文化,保定市奇芳阁餐饮管理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,打造以石磨、泥土为主要元素的“土语·石磨山村”。修复古村落、老民居等设施,建造石磨博物馆。同时重点发展高山生态农业,种植特色农作物、中药材、花卉等,成为全县生态、文化旅游的一张靓丽名片。
美丽乡村+电商,让山村连通世界。麻核桃是涞水县的特色种植业,全县90%以上的村都有种植。“自从美丽乡村建设以来,县里引导村民们开发大量荒坡,种上核桃树,不仅风景美了,大家的心里更美。”涞水特色馆总经理赵奕铭介绍,为推动麻核桃的销售,县里建立了聚涞宝电子商务平台,村民坐在家里动动鼠标就能做买卖。电商平台上线两个多月,注册的商家已经超过1000户。在上车亭等麻核桃种植专业村,电商做得好的商家每月能卖到20万元。
目前,“美丽乡村+”产业新模式在涞水方兴未艾,以避暑、民宿、养老为主的养生经济,以探险、拓展训练、野营为主的运动经济,以寻根、写生、创作为主的文化创意经济等新的产业模式正在蓬勃兴起,进一步增强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劲。 |